1.RFID可以儲存資料~那它的資料是怎麼輸入進去的~例如RFID運用在物流業~再棧板上貼上RFID的標籤~那在標籤上所計錄的是棧版上有多少貨~ 價格為多少嗎~?另外~如果棧版下或下完了~那不就需要把標籤上的資料消除~等到下一次出貨時~再輸入新的資料~是這樣嗎~?因為我不太清楚~所以希望你 可以幫我回答一下
2.RFID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但是這兩樣不是都需要有RFID的接收裝置才能接收到他的資料~那主動式RFID和被動式RFID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因為RFID不是在經過RFID的接收裝置時~就會被接收裝置所感應了嗎~這應該不管是主動式或被動式都是一樣的吧~
ANS:
回答者: | joy ( 專家 4 級 ) |
---|---|
擅長領域: | 股票 | 周邊設備 |
回答時間: | 2007-03-12 16:42:05 |
上面那位朋友說的都正確, 我以有實際測試、規劃跟導入RFID系統的經驗來簡單扼要回答您的問題:
1.RFID可以儲存資料~那它的資料是怎麼輸入進去的~
透過RF載波傳輸.
例如RFID運用在物流業~在棧板上貼上RFID的標籤~那在標籤上所計錄的是棧版上有多少貨~價格為多少嗎~?
的確可以記在棧板的RFID標籤上, 但也有應用是將相關資料儲存在Server, 以EPC的規範而言就是將產品資訊放在EPC Network, EPC Network在企業內部有一個Local ONS的架構, 用於在企業內部記錄及分享產品資訊.
另外~如果棧版下或下完了~那不就需要把標籤上的資料消除~等到下一次出貨時~再輸入新的資料~是這樣嗎~?因為我不太清楚~所以希望你可以幫我回答一下
若是封閉式環境應用的話, 以節省成本的考量, 是可以將標籤回收重複使用. 至於資料消除的部份, 就看您是將資料儲存在Tag或是主機資料庫, 目前一般RFID晶片的規格可以讀寫10萬次以上.
但若是開放式應用, 例如要跟其他上下游企業接軌或是Tag會一直跟著產品, 那就不適合回收, Tga會變成耗材的形式.
2.RFID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但是這兩樣不是都需要有RFID的接收裝置才能接收到他的資料~
是的, 不管是即時傳輸資訊的架構, 或是先將資訊蒐集記錄在Tag memory裡的形式, 都還是要透過RFID Reader做資料讀寫.
那主動式RFID和被動式RFID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因為RFID不是在經過RFID的接收裝置時~就會被接收裝置所感應了嗎~這應該不管是主動式或被動式都是一樣的吧~
差別就在主動式Tag本身有電源, 被動式Tag是由 Reader(Antenna)提供能量運作. 因此主動式的系統感應距離較遠, 一般為30m~100m, 而目前被動式以UHF感應距離最遠, 干擾源較少的場合約可達約5m~7m.
另外主動式Tag本身內部有加一組電源, 還可以整合Sensor, 例如溫度、溼度、壓力、重力加速度...等, 用做更多特殊的加值應用.
相對的主動式跟被動式RFID Tag的成本差異也很大, 是幾十倍到百倍的差距.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有問題歡迎再發問或是直接透過e-mail與我聯繫.
7 則留言:
看了許多RFID的知識
著實讓我懂了不少
但其中我對於主動式/被動式仍然不是很了解
請問有人可以說明一下嗎 謝謝~
ANS:
回答者: joy ( 實習生 3 級 )
回答時間: 2005-12-26 23:07:51
[ 檢舉 ]
主動式和被動式RFID是由電源供應方式來區分,
Tag本身內建電池(Battery)稱為主動式(Active), 感應距離較遠, 同時因為內含電源, Tag內除了RFID chip和memoery之外, 還可整合其他電子電路(例如溫度、脈搏等). 主動式RFID tag成本較被動式高非常多, 一般在數十倍以上.
若Tag不含電池, 必須由讀寫器或天線供應電源的型式成為被動式(Passive).被動式RFID應用範圍極廣, 隨成本逐漸降低將取代一大部分條碼應用的場合.
參考資料 自己(本身任職於RFID業界)
主動式RFID的規格探討???
2.3. 依據使用頻率的不同可以區分為:
2.3.1. 低頻(Low Frequency):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0KHz~1MHz,常見的主要規格有125KHz、135KHz。一般這個頻段的電子標籤都是被動式的,低頻的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標籤靠近金屬或液體的物品上時能夠有效發射訊號,不像其他較高頻率之標籤,在這種情況下訊號會被金屬或液體反射回來,但缺點是讀取距離短、無法同時進行多標籤讀取以及資訊量較低,一般應用於門禁系統、動物晶片、汽車防盜器和玩具…等。
2.3.2. 高頻(High Frequency):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MHz~400MHz,常見的主要規格為13.56MHz。這個頻段的標籤主要還是以被動式為主,最大的應用就是我們所熟知的Smart Card。和低頻相較,其傳輸速度較快且可進行多標籤辨識,一般應用於圖書館管理、產品管理、Smart Card…等。
2.3.3. 超高頻(Ultra High Frequency):使用的頻段範圍為400MHz~1GHz,常見的主要規格有433 MHz、868~950MHz。主動式和被動式的應用在這個頻段都很常見,被動式標籤讀取距離約3~4公尺左右,傳輸速率較快,而且因為天線可採用蝕刻或印刷的方式製造,因此成本較低,雖然在金屬與液體的物品上的應用較不理想,但由於讀取距離較遠、資訊傳輸速率較快,而且可以同時進行大數量標籤的讀取與辨識,因此目前已成為市場的主流,未來將廣泛應用於航空旅客與行李管理系統、貨架及棧板管理、出貨管理、物流管理…等。
2.3.4. 微波(Microwave):使用的頻段範圍為1GHz以上,常見的主要規格有2.45GHz、5.8GHz。微波頻段的特性與應用和超高頻段相似,讀取距離約為2公尺,但是對於環境的敏感性較高,一般應用於行李追蹤、物品管理、供應鏈管理…等。
詳細的報告在我公司~如果需要明天在mail給你
參考資料 自己報告找的資料
一般將tag(電子標籤)本身不含電池的RFID系統稱為被動式, 感應距離視頻段和環境約5cm~5m; 而將tag內建電池的RFID系統稱為主動式, 感應距離視頻段和環境可達約3m~100m.
也有人將半主動式(Semi-Active)稱為半被動式(Semi-Passive), 半主動式的型態和說法有很多種, 我舉業界兩個較常的說法讓您參考:
(1)tag本身不含電池, 感應距離和一般被動式tag相同, 但卻可將tag放置於特殊的射頻發射器(含電源), 透過人為操作可將感應距離提升為主動式的距離.
(2) 由於以往主動式tag一直使用電池電力發射長距離RF信號, 所以電池使用時間都不長, 雖號稱1年以上, 但實際上有的1個月就耗盡電力而需更換電池. 所以後來開發出tag休眠模式, Tag必須進入Reader的感應區域, 或是透過Reader再外接的觸發設備才會被wake up(喚醒), 醒了以後才開始作業, 若一段時間沒Reader信號, 則又再進入休眠狀態.
瞭解了嗎?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參考資料 自己(本身任職於RFID業界)
rfid沒電時,是否可換電池????
rfid有分主動和被動,那主動自已有電池可主動傳送訊息,如果電池沒電時是否可以換過電池,還是主動式rfid就算消耗品了呢??
回答者: joy ( 研究生 1 級 )
回答時間: 2006-02-25 21:23:06
[ 檢舉 ]
目前主動式RFID系統針對Tag大多有節電功能(例如汽車的無鑰匙開門系統), 所以電池已經從以往使用3~6個月提升為1~3年甚至更久.
至於可不可以更換電池就要看廠商的設計, 一年內就耗盡電源的的大概都能更換電池, 部份支援3~4年以上電池使用期限的Tag不能換電池, 因為使用3~4年後, Tag的外觀也已經有損傷, 顧客一般也能夠接受整個換掉.
參考資料 自己(本身任職於RFID產業)
校園應用RFID實例
綜觀國內大專院校應用RFID的最指標的案例,當屬台中逢甲大學,其豐富之整合性應用已經接近一卡通的理想,大部分系統由永豐餘旗下的宏通數碼科技及配合團隊協助建置,大致敘述應用面如下:
整合二代金資晶片和RFID MIFARE晶片的雙介面教職員證卡或學生證卡
• 門禁、區域管理
• 停車場管理
• 電子錢、清算系統及紅利積點管理 (包括將近30家商家可直接持卡片消費)
• 整合影印機付費(不需購買影印點數卡)
• 圖書館
• 可在PC或互動設備查詢校務資訊(出缺勤、成績單、教職薪資匯撥…等查詢)
但由於金管會已經於93年底勒令學生證不能附有信用卡功能,所以目前一般校園智慧卡應用都是以校內封閉式系統整合應用及金融卡功能為主,但台北縣市的學校因台北捷運的緣故,陸續會整合悠遊卡功能。
其他相關案例如下:
文化大學校園悠遊卡由文化大學與台北智慧卡公司等公司合作,結合校園技術、應用拓展、RFID技術與E-Dollar金流技術等不同領域功能,開發出集合捷運悠遊卡、校園通行證及電子錢包等功能的文化大學校園悠遊卡,融合十多種學習相關功能。這十多種學習相關功能包括校園安全服務系統含通行、空間、場地、門禁等管理,資訊站的應用系統含成績單、圖像傳情、大頭貼、快速資訊、公告、修課查詢、E-Dollar、悠遊卡點數查詢等功能,販賣機系統服務如提供飲料、簡章、餐點等販售,以及發送簡訊、會議報到、空調使用、資訊系統身分認證、校園公文系統簽核及iCLASS ROOM等電子公文、表單等系統功能。
新竹市私立世界高中引進的「家安即時通」系統,除了把傳統紙製學生證改為電子卡,讓家長掌握孩子到校和離校的時間,還把考試成績、班上排名、學校重要通知等,通通以簡訊傳給家長。
實行一年來,家長反應良好,家長會已通過下學期還要續辦,並將嘗試擴及結合小額電子錢包的功能,讓學生到福利社消費、繳交班費、影印費、搭校車、借體育用品、圖書館借書等,用一張卡就一次搞定。
北市200所學校10月啟用電子學生證,RFID學生證結合悠遊卡、門禁控管等功能,當學生進出校門或發生早退、遲到等情況,系統會透過手機簡訊通知家長。
該計畫已經在大同高中、育成高中、私立復興中小學以及東門國小等學校試辦過,預計將開始推廣到臺北市各市立學校,而現階段則是屬於收集各校園學生資料階段,也就是臺北市教育局會彙整學生證的資料,包括學生姓名、照片、校徽、學號、註冊章等資料,等到資料彙整完畢,將會結合廠商進行卡片製作,而該卡片也同時結合臺北智慧卡公司的臺北捷運悠遊卡的圖樣,將會把悠遊卡圖樣放置在卡片背後,讓學生可以一卡兩用。
臺北市教育局現階段換證規畫採取分批進行,將先由大專院校開始,並往下分發至高中職、國中、國小等,臺北市教育局表示,目前是處於架構基礎建設階段,將在各校園架設RFID讀卡機、系統等,待臺北市學校都有RFID學生證後,將會配合其他措施進行加值應用。
南湖國小建置主動式RFID校園應用,此主動式RFID校園安全解決方案,藉由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驗證)的方式,利用主動式RFID電子標籤,於學童行進間主動讀取資料,並以簡訊發送的方式通知家長以及校方人員,避免因為學童忘記刷卡而引起家長的無謂擔憂。同時,藉由採用主動式RFID技術,校方可進一步掌握如頂樓、地下室等危險區域或閒置校車等無人管理區域的安全性。
永康國小首先試辦 到校刷卡安全e級棒,台南縣寬頻網路系統不僅與風景區、化石館、藝文中心結合,廿三日更進一步與校園連線,永康國小的學童當試驗,學童每天只要到學校刷卡,家長即能上網掌握行蹤,學童安全有保障,若試驗成功,將來可望擴及其他學校。
有問題歡迎再發問或直接與我聯繫.
參考資料 自己(本身任職於RFID產業)
RFID自動辨識系統的前身是什麼?
回答者: joy ( 實習生 3 級 )
回答時間: 2005-12-27 00:04:42
[ 檢舉 ]
RFID並非由條碼或其他技術演變而來, 我大約跟您說明:
RFID全名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中文稱為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或無線射頻識別系統. RFID技術從二次大戰即已開始使用於戰機的敵我辨識(IFF; Identify Friend or Foe), 用的是長距離的主動式RFID, 直到目前的飛機航安系統仍使用RFID做識別.
大約在1977年由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將RFID技術由軍方導入國營機關及民間使用, 之後慢慢創造出近接卡(Prox card)、自動畜牧管理、運輸追蹤系統(火車)、貨櫃監控、道路自動收費、零售偷竊預防系統(EAS)、汽車防盜、大眾運輸智慧票證、非接觸金融等應用.
那為何到現在RFID才廣受重視呢? 世界最大零售商美國威名百貨(Wal-mart)要求2005年1月1日起, 前100大供應商必須在棧板及外箱上貼附RFID標籤方可交貨; 同時美國國防部(DOD)也要求43000家軍備品供應商導入RFID, 其目的都是提升物流能見度, 從此世界各國產官學研前仆後繼投入RFID領域, 因為"No RFID no Business".
RFID技術出現至今超過60年, 為何wal-mart和DOD至今時今日才提出要求導入RFID?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網路設備的開發和普及, 若無現在無遠弗屆的Network, RFID將無法發揮開放式資訊流的加乘整合效應, 充其量只能用在封閉式環境.
雖然只是短短"利用REFID提升物流能見度"幾個字, 但對Power User效益相當巨大, 同時對供貨廠商壓力也相當巨大, 另一方面對RFID軟硬體供應商商機更是巨大. RFID將會是無所不在的應用, 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若有需要更進一步的了解, 歡迎隨時用email和我聯繫.
參考資料 自己(本身任職於RFID業界)
RFID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與未來可能的發展
其實目前台灣的一般消費市場已經有少許RFID的應用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悠遊卡。悠遊卡可以作為捷運、公車、部分停車場的收費機制,預計以後可以有更多的應用。但其實悠遊卡並未將RFID的精神與便利性發揮到極致,以下將介紹目前及未來RFID可能發展的應用。
零售流通產業
常常受不了在大賣場結帳時大排長龍的等待嗎?如果每個商品上都貼有RFID標籤的話,只要將整個購物車推過一道裝有感應器的門,即可瞬間完成結帳,既方便又有效率。
雖然這種便利的付費方式因為成本考量尚未普及,但零售業者及製造商已經開始在這方面應用RFID技術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Wal-Mart在2003年 11月舉行的供應廠商會議已明確提出採用RFID之時程,前百大供應商自2005年1月份起需在包裝箱和貨箱架上加入RFID標籤,2006年底將逐步擴大到所有供貨商,並採用Auto-ID Center 所發展的EPC為其識別編碼。此外,目前包括英國大型零售商塔斯科(Tesco)也從2003年12月份開始,為2006年正式引進開始進行實證實驗;英國馬莎百貨(Marks & Spencer)也在2004年二月表示將擴大RFID試驗。在廠商方面,Gillette已採用RFID技術用以庫存管理和降低失竊率,其他包括 Kraft、Michelin、Benetton、P&G和Gap等業者在2003年也開始進行或計畫引進RFID技術。
醫療產業
前陣子SARS疫情在台灣造成極大的恐慌,院內感染更是層出不窮,當一個人受到感染時,如何迅速的找到他曾經接觸過的人,在最短的時間內隔離患者和可能的病例呢?RFID可以做到。
工研院日前與竹北市的東元醫院合作進行「醫療院所接觸史RFID追蹤管制系統」的實驗。在院內各出裝設RF接收器,透過人員身上攜帶的電子標籤(RFID 卡)所發出的訊號,裝設在醫院的定址標示器接收後,標示器便會發送位置及人員資料至讀取機,並將資訊轉存到應用系統,這項追蹤管制系統未來將推廣至全國各大公立醫院。未來若有SARS的可疑案例,20分鐘即可掌握接觸史。
這種設備同時也可以避免醫生開錯刀,或是護士拿錯藥品的狀況發生,讓人的生命安全多了一層保障。其他像是初生嬰兒的識別,老人的健康狀況監控等等都是RFID在醫療產業裡的應用。
汽車產業
在汽車產業中,裕隆日產汽車於2004年6月30日舉行記者會,宣告其將與工研院合作,開發RFID晶片製造技術,以提升國內RFID相關能力,並將應用於汽車產業之中,以提升物流管理與汽車服務品質,提供消費者更佳的汽車使用體驗。
裕隆汽車認為,RFID系統能在製造以及汽車服務的流程之中提升整體服務品質。車輛從製造時便配置了專屬的RFID晶片,在廠內密布的讀取機網路下,便能隨時掌握車輛的製造進度,而RFID內存的記憶體亦能儲存製造過程之中所有的資訊,方便製造管理使用。而隨後的銷售、配送流程,亦能在綿密的讀取網路之下,為管理者提供最即時的監控管理。甚至在售後服務上,保修廠亦能透過讀取RFID的方式,即刻辨識進廠車輛,取得其過去維修保養記錄,甚至於車主個人的偏好及預約事項,並在維修時提供即刻的監控管理能力,讓汽車產業產生全方面的服務品質提升。
大眾運輸產業
除了之前提過的悠遊卡之外,RFID也可以應用在物流業者在運送快遞物品的時候能隨時掌握目前的進度,各貨物所在位置。
此外像是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如果使用類似悠遊卡的RFID收費方式,可減少許多人力,也能大幅提升車輛通過收費站的速度。
服飾業
美國的一家PRADA服飾店日前也引進了RFID的技術,但是他們並非用於一般的物流管理方面,而是比較特殊的用途。
一進入試穿室,就可看到裡面備有大、小櫃狀的RFID 讀取機。進入試衣間後,把衣服連同衣架掛在大櫃子中,而小櫃子則置入手提包或小飾物等。只要把商品放到讀取機中,則會自動讀取RFID 之商品編碼,譬如,材料、顏色、飾品的尺寸或外觀的種類等產品資訊,及與其他服裝搭配時的感覺等時尚資訊;甚至在觸控式銀幕中,還會播放時裝展示會中模特兒穿著該服裝走秀時的情景。
在賣場方面,在滿佈著商品的衣服展示架上,也掛著可隱藏在上衣內尺寸的觸控式銀幕;如把商品之RFID 標籤對準腳下之小型讀取機掃描一下,則不用進入試衣間也可在銀幕中看到類似前述的內容。此外,在小型讀取機上也會顯示黑白影像。在該店中設有7 間RFID 試衣間;許多顧客常會一邊說著「去感覺一下RFID CLOSET」,一邊拿著衣服走入試衣間的情景;顯然對於常客而言,RFID 系統已經是個耳熟能詳的名詞。
其實RFID在服飾業似乎還滿有用的,若每件衣服都加上RFID-Tag的話,電源可以很快的利用感測器找出顧客所要的Size。當某件衣服缺貨時,可以立即查知附近的分店有沒有多餘的存貨,增加消費時的便利性。
其他
其實RFID還有很多的應用,像是圖書館。
如果每本書上都能有RFID標籤,那麼借書與還書將不再需要透過櫃檯,可以直接利用專用的機器進行借還輸的動作。也不用怕書亂放找不到,每個書架上的RFID接收器可以完整的告訴你書放在哪個櫃子上。
張貼留言